在这片创新“福地”,中心商标注册成功!

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中国制造正在谱写全球逆袭的史诗。

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5%,比一季度加快1.0个百分点。其中,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长34.1%,与太阳能电池、新能源汽车,成为产品增长的3大亮点,而全国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5.4%,为高技术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强大支撑。

数字赋能,让制造更“聪明”、发展更“智慧”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,中国经济依旧迸发能量,汇成了“什么狂风暴雨也掀不翻的大海”。

现在,中国的个人计算机、手机、家用电器、太阳能电池板等一批重要产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,高铁、船舶、电力装备、工程机械、通信设备等领域已形成特色优势。中国机电、中国高铁、中国航天、中国军工、中国手机、中国造船、中国工程建造……纷纷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,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享誉全球的工业名片。

这背后,中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,其中有209个是示范标杆工厂;培育了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,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40家;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了58.6%,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77%。

数字技术、数字经济,引领产业变革的先机,汇聚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势能。

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史,和逆袭打脸的爽文套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刚解放时一穷二白,拿着一无所有穷小子的设定开局,在欧美等一众老牌工业强国的鄙夷中,筚路蓝缕艰苦创业,跌跌撞撞地野蛮生长,现在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国,工业产值是美欧日总和。

从高铁到盾构机,从新能源电池到新能源汽车,一旦我国突破了某项技术,就能很快做到全球领先,将曾经为西方国家带来巨额利润的产业直接干成“白菜价”,中国因此被戏称为“发达国家粉碎机”。

这样波澜壮阔、效率极高的现代化、工业化,创造人类历史的奇迹,究其原因,除了自主创新志气和能力、超强组织力行动力、超大市场的规模效应、高素质人口和人才优势,跟西方国家相比,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:

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“串联式”的发展过程,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信息化按顺序发展,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。我们后来居上,把“失去的二百年”找回来,发展是一个“并联式”的过程,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。

比如安徽,从“铜墙铁壁”到“芯屏器合”“集终生智”,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,主动拥抱数字技术,带来制造业不断创新进阶。

全球10%的笔记本电脑、20%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,全国每3台冰箱、4台洗衣机、5台空调有1台是安徽制造。全国出口的每5辆汽车就有1辆是安徽造。安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4万亿元台阶, 产值超千亿元的工业行业达14个。

在钢铁行业,数字车间引入5G网络,一举实现天车作业的远程操控,综合效率大幅提升;在家电行业,工业互联网联手人工智能技术,不仅提高了产品缺陷检出率,还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……一个个新场景竞相落地、一次次新突破加速实现。

而今,安徽正打造“新能源汽车之都”。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感慨:“合肥是新兴产业的福地。”将中国总部放在合肥的蔚来汽车掌门人李斌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。

先进生产力往往在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的文化环境里落脚,取得突破。未来5年,安徽将聚焦5G、生物制造、工业互联网、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,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。扩大优化新兴产业领域的建设布局,实施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,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 ,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的新兴产业聚集地。

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正为安徽制造发展壮大升级提供澎湃动能。

信息技术深刻影响各行各业转型升级,时刻关乎千家万户美好生活,将创新主动权、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,所有信息技术产业链上的机构、人员使命重大、正当其时、大有可为。

热烈祝贺省软测中心测试大赛LOGO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、初审、公审等一系列法定程序,正式获得第9类商标注册证书。

商标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,企业的无形资产,凝聚着生产者、经营者的智慧和劳动,体现着企业的经营成果。

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我中心将不断擦亮品牌,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,持续助力提升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,用更多创新成果,为安徽“四化同步”、加速崛起,注入一股股信息化的“源头活水”。